当前位置: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 图说忻州
【新春走基层】过出年“味”
编辑:李艳荣 | 发布时间:2018-02-27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文/梁生智 图/赵晨善)
2018年2月23日至26日(农历戊戌正月初八至十一),以“共建乡风文明 同谋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首届偏关县天峰坪镇杨家岭乡村文化节暨传承祖训文化十年古会在杨家岭举办。期间,浓浓的民俗文化,丰富的民间文艺演出令人充分感受到了“年味”,尤其是见多识广的各路记者都大呼过瘾。纷纷表示,这才是过年。认为,这才是“春节”文化。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与“春节”相比。
现代,我们习惯把“春节”和“过年”看成是一回事,实际上,在传统文化中,“春节”和“过年”是完全不同的。
“春节”实际上是指农历新年。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期间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首”日(即一“年”开始),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春节”实际上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过年”要从“年”说起。按正统的说法,“年”字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也就是表示庄稼成熟,引申为“年成”。但实际上,“过年”的习俗更符合民间的另一种说法。相传,“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鸡鸣破晓,“年”便返回山林。所以,人们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慢慢的,人们发现年兽害怕三样东西,即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响声,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贴红纸(后来改为贴桃符或贴红对联),挂红灯笼,放鞭炮等,目的是赶走年兽。“年”兽被赶走后,人们就说:“又熬过一个年了”,所以,才了有了“过年”的说法,“过年”的各种习俗其实都与此有关。
因为要准备一系列的东西,所以,“过年”实际上是从腊月就开始的。在一腊月里,不管有钱没钱的人家都会备年货。所以,过去一进腊月,“年味”就来了。杀猪宰羊、蒸花馒、置办新衣服、打扫卫生、剪窗花、买年画、写春联、挂灯笼、垒旺火……一直要忙到腊月三十。腊月三十这一晚就是除夕夜,一家人要“守岁”。“守岁”就是一直等到子夜的时候,燃放爆竹,就是要赶走年兽,同时,要接来可能保祐人的各路神仙。在“守岁”的过程中,一家人要一起包“饺子”。“饺子”新旧年相交的时候吃,实际是喻示着“交子”。吃饺子,燃放爆竹的时候,也就是“年”被送走,神仙降临的时候,也就是“过年”了。
因为,“年”被送走了,也就是一年中不用再担惊受怕了,所以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所以,从正月初一开始,人们要互相祝贺,逐渐演变成了绵绵相传的“拜年”的风俗,“拜年”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越往后走,就是所谓“拜个晚年”的说法。初一的时候,小辈给长辈“拜年”是必须的,长辈也要给晚辈准备“压岁钱”。
在各地,各村都有民间文艺演出。在北方,最普遍的就是秧歌。过去,基本上每个村都有秧歌队。从腊月开始就演练,从正月开始,每个村子的秧歌都要到邻村去演出。平时耕田种地的人都变成了艺术家,打扮成各种角色,尽情的欢乐。
其实,“过年”的所有习俗,都蕴涵着祖辈对天地人的敬畏之心。“年味”越足,这种敬畏越高。对于任何传承许久的民间民俗文化,我们都应该心怀尊敬,心怀虔诚,将其中的文化发扬广大,使其发挥更好的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没有了传统的民族是可怕和可悲的。
所以,我们应该把每一年的“年”过出年味!
?
?
?
?
?
?
?
?
?
?
?
?
?
相关阅读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