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 要闻
【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续范亭:剖腹明志惊警天下
编辑:春晓 | 发布时间:2018-05-26 | 来源:黄河新闻网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号召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新中国成立前,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千千万万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又有许多英雄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得全国人民的岁月静好。
回顾历史,山西是华北抗战根据地的中心,是八路军总部和三个主力师所在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见证过那段岁月。八路军和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孕育了不朽的太行精神。最深的思念,在于追随和传承。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这片红色热土,重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光辉足迹……
续范亭——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续范亭,1893年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市)。自少年时代读书时,便痛恨清廷的腐败并立志救国。他16岁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堂,与傅作义等同学一同按日本军校模式受训。同年,又受反清革命影响,秘密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时,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后组织西北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续范亭一面在甘肃组建陆军新编第一军,准备与日本侵略者决战;一面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但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拒不纳谏。经多方努力无效,续范亭于中山陵愤然剖腹明志。
1935年12月26日,南京城内外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续范亭衣着整齐,在好友刘奠基的陪伴下,神色凝重地来到中山陵园,他在祭堂面对孙中山遗像诵读了《总理遗嘱》,然后久久徘徊在陵堂前。随后,续范亭转身退了出来,突然从怀中拔出一柄短剑,双手紧握着刺向自己腹部,顿时血如泉涌。刘奠基极为震惊,急忙抱住续范亭,为他捂住伤口止血,并大声呼救。在守陵卫士和几位中外游客的全力救助下,续范亭被急送至中央陆军医院抢救,人们在他衣袋里发现了两首血迹斑斑的绝命诗:“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意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至为最。腆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续范亭爱国心切,但救国无门,他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戕,以死来唤醒国人抗日。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续范亭担任了杨虎城将军的使者,对西北军将领和山西军阀阎锡山做工作。
1937年9月,续范亭回山西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1938年3月,续范亭任保安二区司令。
续范亭在艰苦的晋西北根据地和贺龙将军、关向应政委等同志共同坚持抗日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在“晋西事变”时,不顾个人安危,中途逃离赵承绶主持的军事会议。他快马加鞭直奔彭八旅向彭绍辉旅长、罗贵波政委报告了顽军即将全面进攻八路军的绝密消息,当时贺老总率领120师主力,到冀中平原协助吕正操将军反扫荡,在这危机时刻,续范亭率领暂一师和彭八旅并肩作战,粉碎了顽军的阴谋,保住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关键时刻续范亭坚决站在共产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1940年,续范亭任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剖腹后,体质一直很差。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续范亭转移到山西临县,因旅途劳累和医疗条件所限于9月12日病故于临县都督村,享年54岁。续范亭在弥留之际,坚信共产党一定胜利,并留下遗书要求入党,经中共中央批准追认续范亭为中共正式党员。
毛主席含悲写下挽词,对其做出了最高的评价──“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续范亭的一生是追求真理,探寻救国图强、民族复兴道路的一生。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续范亭终生的追求。通过续范亭一生曲折的经历,足以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今,在原平市范亭中学内,续范亭将军的塑像,伫立于教学楼前。同时,以爱国和奉献为核心的范亭精神正在范亭中学全校师生间传播,这一精神在时刻熏陶着莘莘学子,也在激励着大家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爱国奉献精神,为振兴祖国而不懈努力。
?
相关阅读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