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 要闻

董树平:敢于担当勇作为 信念坚定终为民

编辑:李艳荣  |  发布时间:2018-06-09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现年48岁的董树平,是宁武县西马坊乡党委书记。2013年调到该乡工作开始,时刻为群众着想,时刻牢记百姓的重托,不忘自身职责和使命。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他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心系贫困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敢想、敢干、敢于担当,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赢得了西马坊乡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牢记使命,坚定信念

  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了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他始终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他注重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注重不断提高自我,养成每天坚持学习的习惯,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不断充实、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提高政治修养和业务工作能力,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十分注重把理论学习、工作实践和认真思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完善理论知识,实现了在实践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和发展自我。经过多年实践锻炼,已具备优秀基层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

  二、不忘初心,为民服务

  在基层工作多年来,他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作为座右铭。自2013年到西马坊工作至今,他几乎没有节假日,几年来如一日走遍全乡43个村,踏遍了西马坊乡所有的山山水水,走访群众近万人。在他眼里,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休息和过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是开会就是走访,要么就是去外地考察调研,要么就早早起床,带着干粮爬山涉水,寻找可开发的旅游景点和适宜在自然保护区实施的产业项目。在西马坊待的几个年头,只要是重大节假日,特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想到的是让其他职工休息和家人团聚,自己坚守工作岗位。他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得罪人,心中始终想着西马坊乡的发展和西马坊乡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始终想着如何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多种慢性病,但是从来不当回事,家人和单位同事经常劝他多注意身体、要多休息,他总是说不要紧,忙完这一阵再说,对身体的不适从不在乎,曾不止一次因过度劳累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在2016年换届时,组织上想把他调离西马坊乡,他没有同意,他认为西马坊乡是一个大乡情况复杂,西马坊乡人民群众还很贫穷,贫困户有1526户,贫困人口3947人,还没有脱贫,他要带领西马坊乡人民群众走出困境,破解如何在满是红线、底线、高压线的西马坊乡的发展难题,走出一条独特的脱贫致富道路。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几年来,确实为西马坊乡的发展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无论是产业项目、人居环境,还是老百姓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西马坊乡老百姓常说:“我们有一位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好书记,西马坊乡有盼头了。”

  三、勤政务实,敢于担当

  (一)深调研,勤考察

  西马坊乡全乡有贫困户1526户,今年以来他走访调研近1000余户,每到一户都先看看老百姓穿的什么、吃的什么、住的怎么样,能不能看起病、孩子上学了没有,最近有没有什么困难,了解家中的基本情况,并且不断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激发内生动力,靠勤劳致富,同时根据每户实际情况为他们出谋划策。

  为了促进西马坊乡发展,近几年他多次到河北、内蒙古、山东考察,去方山县、庞泉沟进行实地调研,开阔了眼界,吸取了经验,引进了很多适合西马坊发展的好项目,这些项目已成为带动西马坊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并在全县树立了典型。

  (二)干实事,谋发展

  西马坊乡位于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在别人眼里认为是“死水一池”,无法发展;在他眼里,认为西马坊是一块宝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温湿的气候环境,依托这些自然优势,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加工业和规模化种养殖业。

  1.成立西马坊原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大搞乡村特色旅游。开发建设了众多旅游新景点:西马坊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林中穿越、水上乐园;达毛庵村的万年巨石群、小芦芽山景区;馒头山村的百年油坊、千年杨树、亿年溶洞、玻璃栈道和旱滑道;狼迫沟村的红色记忆展;营房沟村的农家乐特色小镇;西沟村的魅力瀑布等。建设六个小镇:天文小镇、富硒小镇、三线文化记忆小镇、康养小镇、蒙古小镇、田园综合小镇。建设两个基地:羊肚菌试验基地、养生酸霉汤试验基地。依托芦芽山风景区,在通往景区公路沿线村庄建设旅游走廊,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商品贸易区等旅游服务业,增加沿线村农民收入。

  2.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加工业。引进全国知名企业——完达山集团公司,利用恒光机械厂遗址、废弃工厂建立完达山华北饮品加工基地;成立芦芽山农夫专业加工合作社进行小杂粮加工;在包掌湾村、葱沟村、榆林沟村、高崖底村、西马坊村建立土砸胡麻油料加工作坊;在狼迫沟村和馒头山村建立两个山泉水加工厂;在梅洞村建立毛尖茶、富硒产品加工厂。

  3.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全县共有14个乡镇,大部分乡镇都在搞新大象生猪养殖项目,但是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改别的乡镇的做法,依托西马坊乡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在他的带领下,将西马坊乡43个村划分成了5个区域,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林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确保全乡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让贫困户根据自身发展意愿选择不同的专业合作社入股,通过入股分红和投入劳力务工的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不畏难,勇担当

  1.永做党建工作排头兵

  作为乡党委书记,他始终牢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调解。他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全乡开展“抓党建、强三基、促脱贫”活动,全乡共有32个农村党支部,只要有党支部开会他都要亲自参加,经常组织全乡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他亲自讲党课,把理论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对每个村的“三会一课”、“五簿一册”、“五会一约”落实情况逐一检查、亲自过问,特别是对村两委主干和驻村工作队的“走读”现象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敢于亮剑,不惜情顾面,该处理的处理,该问责的问责,去年以来,诫勉谈话党员干部、工作人员26人,纪律处分党员干部6人。

  2.争做乡域经济发展急先锋

  西马坊乡是宁武县深度贫困乡,地处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全乡9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工矿企业全部关停,诸多产业不能实施,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西马坊乡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身为乡党委书记,必须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做到生态和生计统一,增绿和增收同步。一是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户入股参与植树造林,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增设生态公益性岗位,安排护林员,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发放公益林补助。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保护区范围内发展一些富民产业。最近,省委出台了“一县一策”,允许依托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他在顶着各种压力、备受外界质疑的情况下,大胆决策,发展原生态乡村旅游,在悬崖峭壁上建设了玻璃栈道,为宁武的旅游增添了色彩,为西马坊人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他就是这样一个,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愿当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太平官”、“老好人”,永远是敢想、敢做、敢担当。

  3.敢于直面问题“当坏人”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自觉维护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为了群众的利益,敢于“当坏人”。在工作中,他主动应对矛盾,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勇于负责,从不考虑自己的“乌纱帽”是否能保住,再难的事、再大的矛盾他都敢于应对,特别是面对重大信访问题,他敢于接访、亲自接待、研究解决、督促落实,筑牢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上级党委、政府分忧解愁。西沟村上访户亢金鱼,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经常上访,这一老大难问题,通过他耐心的说服教育和刨根问底、调查落实,得到了彻底解决。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敢于拔掉“钉子户”,拆除违章建筑、拆除残墙断壁。

  四、廉洁自律,恪尽职守

  平日里,他注重德行操守,廉洁自律,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坚持任人唯贤,严禁感情用事;坚持完善制度,严禁奢侈浪费;坚持清正廉洁,严禁以权谋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贯彻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及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为人厚道,公道正派,接近群众,待人诚恳,团结同志,在干部和群众中有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在他的带领下,西马坊乡人心顺、正气足,营造出了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工作氛围。(记者/王呈祥)

相关阅读

精彩图片